現場直擊專訪
-
「3A平台體驗」深入校園!醒吾科技大學聯手AMD打造水冷電競對戰教室,「電競」不只打Game!
這幾年隨著「電競」一詞和其文化的蓬勃發展,各大專院校甚至技職學院都開始陸續開創「電競系」專班,除了作為培育新一代台灣代表隊的溫床之外,同時也為學生提供各種一條龍式教育和工業一體式的未來應用教育,像是電腦DIY常見的水冷散熱系統,便是教學內容中最常見的一套。 不過,以往各大院校都以Intel搭配NVIDIA作為主軸,鮮少出現AMD產品做為主線的電競學系,但過去兩年來,AMD藉著Ryzen 3000 7nm架構的真香潮帶動下,不只一般主流玩家被香到爆,這波熱潮現在也延燒到學校教育中,台北醒吾科技大學就聯手AMD為學生打造「水冷電競教室」,在AMD 3A平台的加持下,結合網咖式設計質感,將現階段在網咖市場上非常熱門的「3A網咖」體驗帶到校園內,同時強調:「電競系不只打Game!」 醒吾科大這次在電競教室所規劃的配備,在處理器方面是採用AMD極具超高C/P值的Ryzen 5 3600X,在6C/12T架構下,搭配3.8 / 4.4GHz的基礎與動態時脈,對於學生在校上課期間遊玩來說,效能絕對綽綽有餘。同時在重要的影像輸出方面,則是配置旗艦級的ASUS TUF GAMING RX 5700XT顯示卡,而在主機板則是用上了ASUS TUF GAMING B450M-PRO GAMING主機板,整體規格與效能上已比許多網咖還具競爭力。然這還不稀奇,最強悍的就是這次在散熱規劃上選擇與TT曜越合作,針對處理器和顯示卡做客製化開放式水冷管散熱,不僅大幅強化PC效能,也提升超頻能力。 醒吾大學校長陳義文笑著說:「我們的學生都很滿意的說,這電腦玩起來比外面的網咖還要順!」可見AMD Ryzen 5 3600X和Radeon RX5700XT的搭配效能表現優異,尤其在水冷支援下更是讓整體的穩定性大幅提升。 說到水冷,陳校長也娓娓道來:「以往電競比賽中最受人矚目的就是選手,但很少有人去注意那些幕後人員。」的確,像是當年的TPA戰隊,大家注意到也只是各位選手本身,但那些訓練選手的教練、經理,甚至賽事工作人員等等,都是所謂「那默默的一群」。 可其實並非如此,「我們的水冷電競教室除了有電競以外,另外也還有水冷教學。」陳校長這麼做的目的,除了要讓醒吾成為電競選手的培育平台以外,另一個重點也是希望學生可以有不只一條出路。如果學生不喜歡或是不想當選手的話,也能朝電競相關行業的路來發展,「我們也可以培訓成直播主、賽事轉播、賽評、場控、畫面監控...等等,或者作為後勤,成為客製化水冷好手也是一條不錯的路。」學生的選擇很多,並非只是專注在選手技能的培育上,更多的是讓學生們能夠有更多元的未來可走。 醒吾科大水冷電競教室的另一大特色,是進到教室以後就給人一種踏進網咖的感覺。說到這邊可能有些人就有些不以為意了,但老實說這並非壞事,近期許多電競網咖正在逐步轉型,尤其都會地區的店家更是如此,隨著更多年輕世代、以及數位化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年輕學子對於網咖的印象,早已不再是「不良場所」,更多的反而是下課後,學生有個能和三五好友們一同聚聚、消遣娛樂打屁聊天的好所在。 也因此,水冷電競教室在教室整體的規劃佈局上,也大致可看出一些端倪,「如果學校就是一種網咖,而且還比外面的網咖效能更好,你還需要去外面嗎?」而且在校期間也有人監督管理,同時室內也禁菸,對於學生們來說,會有一定程度的優質體驗與保障,而且水冷電競教室這樣的設計也容易吸引女生玩家加入,因為許多女生可能對於網咖場所會有些排斥,但如果是在自己學校的教室,那就會願意接受多來這個場所了。 除了在機台布局上有規劃以外,對於學生的便利性來說,醒吾大學也下足了苦功,包含學生用的座椅、鍵盤滑鼠、144Hz曲面螢幕,就連電腦開機鍵、耳機喇叭孔等等,也都是額外拉轉接頭到到電腦桌面,給學生更直覺且方便的操作空間。 醒吾科大這次水冷電競教室的成立,在教育面讓我們看到各大院校針對「電競系」雖然有著各種不同的做法和硬體布局,但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擁有美好多元的未來。 「誰說打Game沒有未來?」陳校長笑著說,「打Game也能出頭天!如果我們醒吾未來真的有機會培訓出台灣國手為國爭光,那我們也是與有榮焉。不過,技職教育的本質就是為國家與企業培育多方面的人才,畢竟不是每個學生都能成為選手。所以更重要的其實是希望藉由水冷電競教室的成立,能夠提供給學生更多元的彈性選擇,讓學生知道不是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這點尤其在這個變遷快速的時代下,同時又經過近期疫情的肆虐更是明顯,眾多傳統行業都慘遭疫情波及,即便是科技產業也難免受到影響,醒吾科大水冷電競教室的成立也算是敲了個響鐘,不只是讓學生能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中,獲得有系統性的教育規劃和專屬培訓,同時也是讓上一輩的父母們了解到,這一代小孩們的教育,正在以各式各樣的方式轉型中。 另一方面,在AMD這邊則是深入校園有成,它們在網咖領域中已經打出了滿亮眼的成績,全台各地的網咖已有不少店家開始陸續採用其產品。主要是AMD的產品,提供比競爭對手更好的優勢選擇,使得醒吾科大選擇和AMD聯手,打造全台第一家水冷級電競教室,對AMD可說是一大突破和成就,也等於向其他兩個主要競爭對手醒世鐘了。由此看來,以目前AMD在市場上的強度來看,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校方或網咖端,願意繼續和AMD合作,以打造更多3A級電競場域新體驗。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科技專訪》深入了解ASUS TUF GAMING電競筆電散熱設計,賦予剽悍造型與絕佳散熱效能
華碩(ASUS)在電競筆電產品的規劃上,除了擁有主打旗艦高階形象的ROG (玩家共和國)品牌之外,還有TUF GAMING品牌,後者以主打軍規穩定與低調潮流等形象,在電競筆電市場打出另一片天! 隨著Intel與AMD皆推出新世代行動處理器之際,ASUS TUF GAMING系列筆電也推出新一代機種,以滿足I粉與A粉的需求,由於電競筆電比一般筆電更需要具備良好的散熱設計,因此要如何兼顧外型美觀,同時滿足散熱效能,並維持超低噪音等多種需求,一直是華碩努力克服的目標。以下,就讓PCDIY!帶領讀者們前往華碩電腦總部,來深入了解ASUS TUF GAMING電競筆電的創新與散熱設計理念。 在介紹TUF GAMING品牌電競筆電之前,我們先來了解其與ROG品牌的區別,產品經理 陳湘沂(Jocie)表示,ROG為華碩的旗艦品牌,主打旗艦(Extreme)玩家市場,因此在規格方面也是電競筆電中最高階的,以賦予玩家最極致的效能與玩樂體驗,ROG旗下的Zephyrus、Strix等系列,都是屬於這個範疇,其以高調、外觀吸睛的造型為主,其中Zephyrus主打輕薄機身卻有頂級效能,涵蓋滿滿的最新技術;而Strix則屬於個性、年輕化,並有針對女性玩家的造型設計,可說這兩種系列各有自己訴求的主打客群。 至於TUF GAMING品牌,則是走「硬派電競」風格,提供入門至中階的玩樂體驗。其目標客群主打學生、白領族群,以及一些想玩遊戲、但並非重度的玩家族群,甚至會拿來當成生產力工具的創作者等客群,都是TUF GAMING的主打對象。由於這類客群經常會把電腦帶出去使用,包含學校、教室、辦公室、咖啡廳等場所,他們不想要太招搖的筆電造型,因此TUF GAMING的背蓋也比較低調,採用雷雕設計。 ASUS TUF GAMING電競筆電的背蓋造型,採用金屬板平面設計,幻影灰色機身的中間有TUF暗色Logo,四個角則有鉚釘與切角造型,下方則採梯形切邊(V Cut)設計,賦予低調潮流的外型元素,這種筆電帶到辦公室時,會讓人覺得相對專業,因此非常符合想要一機兩用的工作者兼輕電競玩家之胃口。 ASUS TUF GAMING在規格可是一點都不馬虎,賦予玩家在同級產品中最棒的規格與效能,包括機身具備軍規等級的耐用度,鍵盤也有RGB背光設計,並可承受2000萬次的按壓耐用性。此外像是ROG系列必備的除塵散熱系統 (後述)設計也都具備,最重要的是,TUF GAMING的價位上非常親民,讓人人都輕鬆擁有高品質的電競筆電。 TUF發音同Tough,有「剛毅」的意義!亦即該系列擁有絕佳耐用性,產品經理蕭邦寧(Bonnie)表示,TUF GAMING電競筆電有Intel平台和AMD平台。Intel平台有ASUS TUF GAMING F15/F17 (FX506/FX706)兩款,搭載第10代處理器,而AMD平台則有ASUS TUF GAMING A15/A17 (FA506/FA706)兩款。皆承襲先前TUF的精神,擁有堅固與耐用的基因,因此都通過MIL-STD-810H軍規測試,包含墜落、抗震、極端溫度 (高溫和低溫)、高濕度等測試條件,以提供玩家們最佳的耐用性。 此外,既然稱作電競筆電,其在硬體規格上也非常講究,以AMD機種來說,這次新一代TUF GAMING A15/A17系列能做到支援AMD Ryzen 9等級的8核心處理器,搭配NVIDIA GeForce RTX 2060等級的顯示卡,以提供絕佳的遊戲效能。除此之外,在螢幕上也提供到144Hz的IPS等級,且機身較上一代機種更小更輕薄。電池方面則配置48Whr正規版本電池。 此外,在儲存裝置方面,這一代TUF GAMING筆電裡,提供了兩組M.2 SSD插槽(內建1組SSD,另1組提供使用者擴充用),而在48Whr電池配置下另有預留2.5” HDD/SSD的安裝空間,讓玩家可以再擴充更大容量的儲存裝置,以便安裝更多大型遊戲,或是存放各種創作之作品資料。 此外,TUF GAMING具有DIY Friendly (組裝親和)的特色,在筆電底蓋的右下角螺絲部份,採用易開式設計,當螺絲轉開之後,底蓋的一角就會自動彈起,螺絲不會掉落,讓玩家不需要用指甲去硬摳,即可輕鬆將底板取下,以便進行記憶體升級或是儲存裝置的加裝,升級不費力。 在說明內部散熱結構之前,先來了解TUF GAMING電競筆電的外部設計理念,為讓TUF GAMING強調的剛毅精神能讓玩家一眼就看出來,這次設計團隊在外觀設計上,採用了正六邊形、類似蜂巢式的設計,因為正六邊形組合起來的結構,其密度是最高的,且受力也最平均,以此呈現出最堅固的結構設計。 此外,除了底部採用六角形設計,在筆電的背部散熱孔,也都看得到蜂巢式的開孔設計,就連鉚釘造型也是六角形的設計,以賦予最堅固、最Tough的外觀造型。 為達到最佳化效能,TUF GAMING電競筆電使用全新的散熱模組與散熱風扇,以確保內部的氣流更加流暢。這次TUF GAMING在機身後側中間有進氣孔(請參考圖A),冷空氣從中間進入,並將CPU與GPU的廢熱從兩側的蜂巢式散熱孔排出,另外由於GPU通常比較燙,因此在機身右後側也有開散熱孔,累計共有三個熱空氣出風口,讓廢熱能順利排出。 此外,為搭配散熱氣流路徑,在螢幕的下方同樣採用ROG的造型梯形切邊(V Cut),使螢幕翻開後,不會擋到機身後面的散熱孔,同時讓熱空氣能快速且順利從上方排出,以提升整體散熱效率,維持系統高效能運作。同時也能延長電競筆電的使用壽命 (參考圖B)! 至於玩家也許會納悶,為什麼TUF GAMING底蓋的蜂巢式設計,不是全部都開孔呢?這是因為其開孔部份,是有經由熱對流優化設計,因此能達到最佳的空氣對流效果,以提升整體散熱效率。要是全部開孔的話,反而會造成底部氣流路徑的混亂,無法順利將廢熱排出。 機構熱傳導設計部副理 杻家慶(Jason)解釋,為兼顧TUF GAMING筆電內部所有的系統元件的散熱需求,包含CPU、GPU、VRAM、DRAM、Power MOSFET…等等,由於Power過熱的話,對於CPU、GPU以及系統整體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出風孔徑的大小就必須根據其散熱路徑來設計,有些大、有些小。以上述的氣流路徑圖為例,從機身後面吸入冷空氣之後,就會先將筆電內部中間區的Power和DRAM做到冷卻的作用,接著再將氣流吹到兩側較熱的發熱元件(CPU與GPU),讓廢熱從兩邊與後側排出。 簡單來說,TUF GAMING筆電的散熱開孔設計,都是研發部門實測,做出最優化的散熱路徑之後,才定案的,所以這也就是目前我們可以看到其創新理念,不僅兼顧外型時尚美觀,同時又兼顧散熱效率。 在散熱銅管方面,不管是15或17吋、Intel或AMD機種,都可以看到有些散熱銅管是有串接在一起的(上面兩管),有些則是獨立分開的(下面一管)。這樣設計的好處,就是能發揮出「熱平衡」的效果。舉例來說,當玩遊戲時,GPU的使用率通常會比CPU還高,產生的熱量也比較多,此時銅導管就能將GPU的高熱傳到CPU那邊,並透過CPU風扇來幫助散熱;反之,當玩家執行CPU高負載的應用程式時,則廢熱就往GPU的方向跑。這樣的用意是,能讓兩顆處理器的溫度快速發散出去,不要過於集中在GPU或是CPU元件上,以達到平衡的散熱效果。 在導熱管內部則含有水,當水受熱時會轉換為蒸氣,蒸氣會往冷端去跑,TUF GAMING筆電參考CPU和GPU的設計功耗(TDP),來微調熱管內部的水量,並算出熱通量的最大值,來達到熱量平衡。加上獨立的那支熱銅管,則可讓GPU的廢熱有多一條的方向(共5個方向)可以散出。CPU則共有4個方向可以散出。至於玩家所看到總共有2+1根銅管的設計,是因為這樣搭配的最大熱通量,已可符合該機種的最佳散熱效率。因此不需要像其他廠商一窩蜂塞入更多銅管,同時也可減少重量與體積。 那麼要是執行那種又吃CPU又吃GPU資源的應用程式時,銅管兩邊同時發熱的情況會怎麼樣呢?結果是:廢熱會往溫度比較低的方向跑,有點「哪邊涼快哪邊去」的現象!當然兩邊都太熱的話,系統就會讓散熱風扇轉快一點。 再來看看風扇部份,由於風扇扮演著極為重要的導流角色,為兼顧其低噪音量以及散熱效率,TUF GAMING筆電都會搭配最適合轉速的風扇,以達到該機種的最佳散熱效率,也因此CPU和GPU所搭配的風扇不一定會相同。 此外,筆電的風扇長期使用下來很容易積塵。因此,TUF GAMING筆電也採用跟ROG一樣的特殊除塵通道,能匯集並將微粒、粉塵導出機身,以預防因灰塵堆積而犧牲的內部散熱元件之效能,同時提升整體系統的穩定性。 提到風扇的部份,玩家也可以透過Armoury Crate軟體裡面的HyperFan功能,來設定不同的模式,TUF GAMING機種提供靜音、效能和Turbo等三種模式,讓玩家可以針對不同應用情境來做設定。例如要將筆電帶去圖書館或是會議室開會,此時就可以設定成靜音模式,若需要玩遊戲的話,就可以調整至Turbo模式。由於每個模式都有其定義的風扇轉速與效能等級,因此不用擔心系統會有過熱的問題,就算開到Turbo模式,風扇轉速全開,噪音也只有到48dB,不會吵雜。 透過上述的散熱3招式,賦予TUF GAMING電競筆電能兼顧高效能、低噪音與絕佳散熱效率,讓玩家不管是工作或是遊戲,都能游刃有餘。以目前TUF GAMING的散熱設計來說,可以支援到AMD Ryzen 9 4900H與RTX 2060。而Intel機種亦可支援到第十代Intel Core i7-10750H。那麼未來機種是否有可能支援更高檔的版本呢?答案是肯定的!亦即未來TUF GAMING也會有更高規格版本推出喔! 先前TUF GAMING的上蓋,還是標示著ASUS的Logo,隨著TUF GAMING品牌電競筆電主攻年輕世代,必須賦予新的信仰圖騰,以打造新的流行元素,因此這一代的TUF GAMING電競筆電已改成TUF的圖騰,該圖騰看起來是TUF三個字所組成,含有盾牌跟翅膀的意義。此外,產品也隨附信仰貼紙,以期攻佔消費者的心! 透過上述分析,可知華碩TUF GAMING團隊在設計TUF GAMING系列輕電競筆電時,就融入該品牌訴求的Tough(剛毅)基因,來打造出兼顧蜂巢式外觀設計、具備熱平衡的導流設計,再搭配低噪音風扇,讓玩家們享有工作與娛樂一機兩用的全新選擇。 此外,TUF GAMING筆電以DIY Friendly的設計,賦予玩家輕鬆升級的特色,為筆電增加戰力,再搭配其售價非常親民,讓學生、上班族、創作者都能負擔得起的價格來入手!不管是15吋或17吋,AMD或Intel機種,入門或中階GPU,玩家都能挑選到適合自己的TUF GAMING電競筆電,不僅在工作上能得心應手,在遊戲時也能玩得暢快!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
全球首支台灣製造5G手機:HTC U20 5G推出,聯袂HTC Desire 20 Pro絢麗登場
HTC又出新手機囉!這次以1+1的概念貫穿全場,代表硬體和軟體的整合,也代表其兩支新手機的誕生,以下就來看看。 全球智慧型手機與虛擬實境創新設計領導者HTC(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HTC』),今(16)日於發表HTC史上首款亦是首款台灣製造5G智慧型手機-HTC U20 5G,展現HTC持續擘劃5G新世代萬物聯網願景的強烈企圖心,同時推出Desire家族最新成員,HTC Desire 20 pro,兩款皆首次搭載五鏡頭系統,欲帶給消費者頂極的視覺饗宴。 HTC U20 5G是市面上首款採用高通Snapdragon 765G行動平台的5G手機,該平台具有高通Snapdragon X52 5G數據機及射頻系統,即使在需求最嚴苛的5G用例下也能提供出色的性能,同時可實現智慧多鏡頭拍攝、高速電競體驗和持久電池續航力。HTC U20 5G支援SA & NSA雙模確保了在5G建設過渡期間使用無虞,並採用完整的ENDC技術,允許設備在同一頻譜帶上同時接入LTE和5G。5G在台灣即將開台,藉其高速傳輸與低延遲特性,5G網路不僅可以觀看、分享並在短時間內加載最高畫質的串流影片、大型檔案甚至360度的沉浸式影片,行動裝置運算的方式也會因此改變,讓使用者享受高品質的雲端VR互動內容,是2020年備受期待與信賴的新世代產品,就像隨身攜帶未來。 HTC U20 5G與HTC Desire 20 pro的攝影功能亦獲得大幅度的提升,兩者皆採用全新五鏡頭系統,包含分別為3,200萬畫素與2,500萬像素的自拍前鏡頭,與 4 鏡一線洗鍊設計的後鏡頭,大光圈、超廣角、超微距、散景功能樣樣到位。HTC U20 5G所具備的AI 場景偵測、4K高畫質、極致穩定的動態攝影更把「自由攝影」帶上新層次。 另HTC U20 5G與HTC Desire 20 pro分別具6.8吋與6.5吋大螢幕,加上20:9與19.5:9的超高螢幕占比,就是為了持續給消費者頂級的影音體驗,HTC U20 5G更是目前市面上螢幕最大的5G手機。而兩者皆採用5,000 mAh超大容量電池,輔以驚人的節能效率,確保使用者無後顧之憂的大電力續航。 在手機外觀的呈現上HTC仍匠心獨具維持一貫的超高水準,HTC U20 5G再度以未經拋光打磨的礦石為靈感進行外觀設計。機身在光線照射下,呈現出霧面設計的優雅外觀,彷彿洗盡鉛華,返璞歸真,反射出自然界獨有的質樸光澤。絢麗亮眼但低調,稍縱即逝的光影變化,象徵著 5G 無限的可能性。而HTC Desire 20 pro展現另一種趣味,光學鍍膜精準打造的金屬紋理,利用間距的變化,製造出耐人玩味的顏色漸層錯視,使環境光源的反射層次更為豐滿,搭配 Desire 系列玻璃般透亮的基因,呈現出更俐落的唯美設計感,是值得收藏的奪目工藝品。 HTC執行長Yves Maitre表示:「HTC是全球公認在5G、XR與AI領域中發展有目共睹的企業。HTC U20 5G登場後,也代表HTC全產品線跨入新世代,並在未來5G發展上搶占先機並奪得強而有力的地位。XR與AI將因5G的到來,而有跳耀式甚至是爆發式的發展,徹底改變人們體驗與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夢想中的未來生活已然來到,而HTC也將在發展5G、XR與AI的基礎上,繼續朝VIVE Reality的 願景邁進。 」 HTC台灣區總經理陳柏諭表示:「5G在台灣即將開台,HTC於今天推出HTC U20 5G 期待與台灣五大系統商5G行動網路的技術,提供未來的全新5G服務。同時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推出具極高性價比,滿足眾人日常生活需求的渴望系列Desire 20 pro,相信能透過HTC Desire 20 pro的大螢幕,大電量與全新五鏡頭系統的絕佳優勢,成為一款值得擁有的國民精品。」 高通副總裁暨台灣與東南亞區總裁劉思泰提到:「HTC 與高通攜手引領世界走過3G、4G的年代─為行動通訊黃金世代的開始。如今我們也在HTC 5G Hub(於2019年推出的HTC首款革命性5G裝置)的成功基礎上,共同肩負加速5G網路普及發展的責任。今天推出的HTC U20 5G,象徵著高通與HTC在5G合作上的新里程碑。再次祝賀整個HTC團隊推出這兩款令人興奮的全新智慧型手機。」 HTC U20 5G上市提供8GB RAM/ 256G ROM版本及「墨晶綠」與「晶岩白」兩種顏色予消費者選擇,建議售價為新台幣18,990元,預計於2020年第三季於台灣市場正式開賣。並於7月1日起至7月31日期間開放上網預約登錄並搭配後續手機上市購買,即可獲得「HTC U20 5G早鳥禮」(市價 NT$2,680) -包含HTC運動藍牙耳機 (市價 NT$1,590) 及HTC透視雙料防震邊框殼 (市價 NT$1,090) ) 。 詳細活動內容,請參考HTC官方網站: HTC Desire 20 pro上市提供6GB RAM/ 128GB ROM版本及「墨晶黑」與「靚澈藍」兩種顏色予消費者選擇,建議售價為新台幣8,990元。HTC專賣店、HTC專櫃門市、HTC網路商店及全台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及亞太電信門市及全台通路門市同步開賣,消費者可依照個人需求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資費方案,詳細資費方案請洽各電信業者。此外,搭配電商年中慶618促銷檔期,自6月18日起於PCHOME購物、MOMO購物、YAHOO購物商城、神腦線上、friDay購物、蝦皮購物、東森購物全面開賣;歡慶上市期間6月18日至6月30日,凡至HTC專賣店、HTC專櫃門市及HTC網路商店購買HTC Desire 20 pro並上網登錄即贈「HTC藍牙運動耳機」(市價新台幣1,590元)。
-
NETGEAR擴增WiFi 6產品線,推出全新RAX50路由器及EAX20 Mesh延伸器
美國銷量第一的網際網路設備大廠-NETGEAR推出新一代夜鷹系列產品RAX50 WiFi 6 路由器,以及EAX20 WiFi 6 Mesh延伸器,讓家庭用戶擁有更豐富的選擇,享受更快更穩定的網路環境。 RAX50讓您體驗更流暢的4K影音串流和大型線上遊戲,可以更快地連接、傳輸和下載到同樣支援WiFi 6(802.11ax)的設備。功能強大的1.5GHz三核心CPU處理器可提高網路的整體性能。WiFi 6具有OFDMA、160MHz載波頻寬和1024 QAM等技術,可同時連接的無線設備比WiFi 5多 4倍,WiFi傳輸更有效率。 EAX20能將WiFi訊號延伸至原路由器訊號較弱的地方,提供單一WiFi網路名稱(SSID),並可向下相容於802.11a/b/g/n/ac,為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以及更多的智慧家庭設備提供更快的WiFi。這款Mesh延伸器可提供高達1.8Gbps的速度,4串流可讓更多無線設備同時連接不塞車,是台灣普遍家庭的最佳選擇,搭配NETGEAR WiFi 6路由器一同使用效果最佳。 ● 6串流 WiFi 6 規格,可提供高達600 + 4800 Mbps的無線傳輸速率 ● 支援OFDMA-有效提升行動裝置連接數量與傳輸效能 ● 支援160MHz載波頻寬 - 提供無線裝置超越GbE級的WiFi頻寬速率 ● 內建強力1.5GHz三核心處理器,流暢傳輸4K UHD影片與遊戲 ● 具備 5 個 GbE 連接埠及 1 個 USB 3.0 連接埠 ● WiFi 6 支援您現有的WiFi裝置 – 可向下相容於802.11 a/b/g/n/ac規格 ● 延伸現有 WiFi 路由器訊號,提供 WiFi 6 Mesh無死角高速網路 ● 具備 4 個 GbE 連接埠及 1 個 USB 3.0 連接埠 ● 高達1800 Mbps的無線傳輸速率,比WiFi 5 (802.11ac) 延伸器快1.5倍 ● 支援OFDMA-有效提升行動裝置連接數量與傳輸效能 ● 內建強力1.5GHz四核心處理器,流暢傳輸4K UHD影片與遊戲 ● 支援單一WiFi名稱(SSID) – 不用手動切換WiFi ● WiFi 6支援您現有的WiFi裝置 – 可向下相容於802.11 a/b/g/n/ac規格 以下是Netgear夏季Wi-Fi 6產品發表會內容: 廠商名稱:Netgear, Inc. 廠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瀚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電話:02-2722-7559 代理商網址:
-
網咖巡禮》首見AMD 7nm網咖!北半球電競館打造物美價廉的電競體驗!
在南台灣的高雄市,有一家網咖率先打造AMD 7nm的平台,導入AMD最新第三代Ryzen處理器打造出當今旗艦級網咖,賦予玩家最棒的全新遊戲體驗。這家網咖,就叫作「北半球電競館」,這家新一代網咖,到底有什麼令人嚮往的特色?就讓我們看下去吧! 鼠年一到,高雄的這家網咖真的是「鼠勾以內」(很厲害)!當其他網咖都紛紛導入超大螢幕、各式電競周邊,甚至提供電競座椅,以滿足來客們長時間窩在網咖的舒服享受時,這家網咖則是領先業界導入玩家們最期待的AMD最新7nm電競平台,再搭配最強顯示卡,以打造出超旗艦網咖平台,讓玩家們能體驗到AMD最新產品所帶來的魅力! 這家於2018年全新開幕的「北半球電競館」(以下簡稱「北半球」),正位於高雄楠梓區車水馬龍的加昌路上,對面就是綠意盎然的楠梓碉堡公園。在醒目的招牌下,走進北半球之後,便可發現新的世界!自AMD 7nm平台推出之後,由於一般網咖大多還停留在Intel 14nm的機台為主,不過北半球則是率先導入最新AMD 7nm處理器,以高階的多核心處理能力,讓玩家們能夠親身體驗,AMD 7nm網咖所帶來的超流暢體驗! 北半球電競館的劉店長表示,近年來因應新一代電競館紛紛林立,該店於2018年成立時,便引進了最新最快的電腦配備,讓客戶享受到最流暢的電競體驗。而在2019年下半年AMD推出了7nm的產品之後,該店也為提供更棒的電競體驗給客戶,遂於11月導入AMD 7nm平台,讓許多期望親手把玩AMD平台的玩家,也能親臨該網咖來實際體驗與感受。 北半球電競館目前共設置74台電腦,其中62台為一般體驗區,放置在網咖內的各個地方。由於前陣子Intel處理器一直處於缺貨狀態,且必須搭配其他產品才能購買,再加上該處理器的售價較高,整體採買成本不僅高,且還要等到不曉得什麼時候,不過現在的AMD平台聲勢正如日中天,且玩家反應都不錯(真香!),因此為提升其網咖的吸引力,同時回應不少客戶想要嘗試把玩AMD平台的需求,劉店長表示與其等待繼續淪為I咖,不如成為業界率先導入AMD平台的「A咖」! 所以率先將網咖內所規劃的電競區的6 vs. 6 (共12台)電腦,通通升級成AMD 7nm平台,讓客戶一來電競區開台,就能感受到AMD平台所帶來的獨特魅力! 這次北半球所導入的配備:主要是AMD Ryzen 7 3700X (8核心16執行緒)搭配華碩主機板,以及華碩Dual RTX 2080 Super 8GB GDDR6顯示卡,並裝在華碩TUF Gaming TUF-GT501VC的軍規炫光機殼內,再加上北半球特製的燈效導光板,讓整個主機光彩奪目,格外引人注目!在電競周邊方面,則是提供搭配7.1聲道RGB電競耳麥,再搭配ROG Strix XG32VQ 32吋曲面電競螢幕,具備2K 144Hz的解析度與更新頻率,並支援FreeSync (據實測也能支援G-Sync Compatible),讓玩家們在玩各式FPS遊戲時,畫面都能非常流暢且不破圖,輕鬆帶領玩家吃雞! 劉店長回想當初導入7nm,一方面是看中AMD平台的優勢不可小覷,另一方面是發現很多客人都覺得7nm好像很厲害,在當今手機紛紛導入7nm,電腦也應該玩7nm才夠時尚。因此便決定直接將電競區導入AMD 7nm平台之後,便頗受客戶好評,機台幾乎都客滿。由此可見劉店長的眼光獨到且精準! 在實際觀察電競區的玩家們,幾乎都目不轉睛地沉浸在流暢的遊戲世界裡,有些人還會同時執行多個程式,一邊玩遊戲、一邊查資料,或是聊天。PCDIY!特別採訪店裡面的一位玩家,他表示自己就是AMD的粉絲!會選擇AMD平台來開台,主要是因為這次AMD 7nm電腦非常強悍,開多工時也很流暢,不會頓!而且非常值得!像他本身就常常會一邊玩遊戲、一邊看YouTube影片,現在使用AMD平台非常順,不像先前在Intel平台時就會頓頓的!正因此,他還是會繼續支持且使用AMD! 北半球電競館主任鄭翰澤先生,也表示AMD產品的C/P值比較高,加上維護成本也低,穩定性也不錯!在導入AMD平台之後,客人也表示用起來很棒,因此每次來都會選擇電競區來消費! 有強勁的電腦配備之外,在環境方面,北半球也提供明亮、乾淨又舒適的環境,讓來店消費的客人都能感受到寬敞的空間,這也是北半球能吸引常客的原因。除了有豐盛的餐點、好喝的飲料可以在現場點購與享用之外,坐在其寬敞又舒服的沙發或電競椅上,看著超大螢幕並將手放在超長滑鼠/鍵盤墊上,讓人非常輕鬆即可沉浸在電玩的世界裡。相較於其他網咖來說,北半球的桌子與椅子都親自打造,並規劃將電腦主機都放在座位上方,而非一般網咖是放在桌下的,這樣一來,玩家們就可以將雙腳自由的伸進桌下,不會踢到電腦,以賦予玩家們超寬敞、無障礙的空間享受! 此外,由於店內全面禁煙,沒有設置任何吸煙區,加上有開啟空氣清靜機,提升室內整體舒適感,讓人會越願意長時間待在網咖內,享受裡面悠然自得的玩樂空間。 當然,衛生也是很重要的!因應最近COVID-19疫情,北半球的服務人員也都隨時戴口罩來服務客人,必備的額溫槍、75%酒精更是隨時待命!來店客人都要先量一下體溫,來確保身體健康無虞!此外,當現場客人離去時,服務人員也都會將開台區的現場清理乾淨,並消毒!將乾淨的環境留給下一位客人使用。 此外,在地面上也幾乎看不到任何髒亂,服務人員會隨時保持店內的整潔。至於在廁所方面,也隨時保持乾淨、無臭、衛生的狀態,並將男女廁分開,讓客人能安心使用。 說到費用部份,這些AMD 7nm平台會不會開台費用貴很多?其實不會。北半球的消費方式是:在一般區裡面,2小時35元;5小時60元;10小時只要110元,真是非常便宜。若玩家想要在電競區體驗AMD平台,只要多加10元即可,變成2小時45元;5小時70元;10小時只要120元。您說,這是不是超佛心? 也就是說,玩家們如果想要一整天待在網咖裡面玩遊戲,只要200多元即可!相較於北部的網咖便宜許多,而且規格也非常高檔!讓玩家們可以考慮南下蒞臨,玩一整天都值得啊! 除了現階段優先導入AMD 7nm平台之外,劉店長也表示由於這次在電競區導入之外,搭配衛生、明亮的消費環境,讓玩家有賓至如歸的感覺,更促使他們呼朋引伴一起來消費!這樣可說是良性的循環,因此,在未來開分店時,也會規劃導入AMD 7nm的平台! 鄭主任也表示,這次北半球透過導入AMD Ryzen 7 3700X處理器做為電競區的電腦平台,搭配頂級顯示卡,率先讓玩家體驗到AMD 7nm平台所帶來的流暢感,相信將讓不少玩家改觀,屆時也能促進網咖生態朝向更正向的發展,讓網咖提供更好的配備與使用體驗給玩家們,以感受科技所帶來的美好。 的確!以往網咖清一色採用I牌當平台的情況,在面臨近年來缺貨與成本較高、以及AMD平台的興起之下,相信這次AMD 7nm平台的上市,絕對能以更具C/P值的售價、更流暢的效能表現,讓玩家們對於AMD平台充滿信心,同時也能促進網咖生態的平衡!就讓我們拭目以待,看到更多網咖們導入AMD平台吧! (01) 店名:北半球電競館 (02) 電腦數量:約74台 (03) 電腦分配: 電競區,12台,為AMD R7 3700X處理器與RTX 2080 Super顯示卡 一般區:62台,為i5 8代/9代處理器,GTX 1060或2060 6GB顯示卡 (04) 座椅:豪華沙發座椅 / 電競椅 (05) 地址:811高雄市楠梓區加昌路725-4號 (06) 電話:07-361-0933 (07) 廁所:有 (男女分開) (08) 營業日期:2018年開幕 (09) 營業時間:24小時 (10) 計費方式: 2小時35元,5小時60元,12小時110元。 AMD電競區只要多加10元。 (11) 臉書官網:
-
Taiwan Drone 100無人機展演大顯神威!「臺灣希望創新」正港台灣之光,「無人機 研發x群飛x教育」未來商機無可限量!
Taiwan Drone 100計畫源自2018年3月的「南科AI_Robot自造基地共創型自造亮點專案計畫」,背後主導研發製造的南臺科大李志清教授新領軍的創團隊,目標是完成臺灣本土自主開發的無人機群飛技術的初期研究,並在2018年底開發出完全自製的無人機群飛軟硬體技術,開始進行一系列的群飛表演規劃。 Taiwan Drone 100計畫主持人南臺科大電子系李志清教授,聯合南台灣四所大專院校:南臺科技大學、實踐大學、高苑科技大學、長榮大學組成強大團隊,於2019年開始進行飛機量產計畫,於2019上半年完成100架群飛表演機隊,並陸續於台灣各地進行商業演出,同時進行新一代表演用無人機設計,朝向以超越300架群飛表演為目標,致力於結合臺灣本土藝術家,創造出更動人的臺灣無人機群飛藝術表演。 統一編號:85050472 公司狀態:核准設立 公司名稱:臺灣希望創新股份有限公司 資本總額(元):○ 實收資本額(元):101,000元 代表人姓名:黃麗如 地址:臺南市歸仁區凱旋路二段211巷32號1樓 登記機關:臺南市政府 核准設立日期 :108年08月23日 公司英文名稱:Taiwan Drone 100 公司網址: 除了無人機群飛表演,Taiwan Drone 100更結合目前臺灣無人機產業界最專業的飛隼科技及翔隆航太,建構Edu.Taiwan Drone 100無人機教育體系,向下紮根,推廣無人機科技及應用。 ●公司領域:無人機 ●公司專長:無人機系統研發、無人機教育推廣、無人機群飛表演、無人機行業應用 Taiwan Drone 100新創團隊,創辦人為南臺科大李志清教授,還有飛隼科技的協助。 Taiwan Drone 100新創團隊,目前公司產品有無人機群飛表演、行業應用無人機研發&製造、無人機教育課程與教育無人機販售。 ●群飛表演無人機(6+1架) ●無人機教育無人機(2架) 目前Taiwan Drone 100,已經展開提供無人機培訓課程。這包括了UTC中正分校、飛隼學堂與無人機STEAM教育,想要學習如何駕馭無人機,應用無人機來做各種空拍與應用的話,都可以洽詢TAIWAN DROME 100∕EDUCATION。 從無人機的發展,從研發,到軟硬體開發、整合,到群飛的應用,到商用市場,到教育領域,無人機展現了各種的新可能。我們期待臺灣希望創新,南臺科大李志清教授可以以應用我們台灣人的軟實力與硬底子,用無人機科技創造台灣新的新經濟奇蹟。 新創團隊:Taiwan Drone 100 - 臺灣希望創新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人:南臺科大 李志清 教授 信箱:alias@taiwandrone100.com╱aliasli@stust.edu.tw 網址: →更多的【創業 - SuperStartup! 超級新創 - 相關議題】: →更多的【PCDIY!創業情報】: →更多的【PCDIY!創業故事】: →更多的【PCDIY!新創活動直擊】: →更多的【PCDIY!創業新聞】: →更多的【PCDIY!南科自造】: →更多的【PCDIY!辦公室設備】:
-
AppWorks創業加速器經營有成!之初創投再創台灣之光,成就大東南亞第一新創加速器 專訪成就非凡幕後推手!
AppWorks於2010年5月17日成立,以經營創業加速器來吸引新創業者/團隊加入,如今已有351家新創團隊加入、超過千位以上的創業者,在AppWorks分享創業的點點滴滴,累積了不少豐富的人脈與知識等龐大資源,巧妙的磁吸效應也將帶領更多新創業者的加入,邁向康莊的創業之路。然而,AppWorks是如何從創業之初,一步一腳印,至今成為大東南亞地區創業加速器的龍頭。 這次,我們專訪了AppWorks Associate Manager 陳敬旻 (Alyssa)小姐,來了解AppWorks是如何經營成長,成就大東南亞第一新創加速器。 AppWorks創辦人林之晨當初在紐約看到Apple和Google傳遞世界的影響甚大,甚至Facebook火熱的興起讓大家被看見。他回頭看看台灣,認為台灣製造業很強大,因為都在幫國外製造零件,但台灣卻還是沒被看見。林之晨為了讓我國被世界看見,於是參考了美國知名加速器YC之後,回來台灣成立加速器。 林之晨當時的想法第一個想推廣的是Software和Mobile Internet給台灣的創業者,讓大家知道在國外開始有這樣的趨勢。第二,在AppWorks打造出這些服務項目之後,可以創造更好的台灣,同時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台灣人的創業實力。 AppWorks從最早的加速器(AppWorks Accelerator),發展到創投(AppWorks Venture Capital),到近年來投入學院(AppWorks School),最新的成果,加入的初創企業已達376家,創始人達1,113位,雇員達11,162位,總籌款達11.1億美金,總估值達47.2億美金,總年度收入達49.7億美金。 AppWorks School 成立於2016年,致力協助渴望投身數位、網路與電商產業的人才,提供為期16週免費、實作、高效、與業界結合的紮實培訓計畫。成立至今,已畢業 179 位學員,其中91.6%成功轉職,在Momo、91APP、KKBOX、Line TV、WeMo Scooter、Line Taxi、PicCollage、Hahow、VoiceTube、OmniChat 及 Gogoro等知名企業擔任軟體工程師。現經營有 iOS、Android 與 Web Development 專班。 AppWorks加速器計畫,在2010年誕生第1屆AppWorks Demo Day,邀請新創業者一起展示其創新成果,以吸引各界目光,藉而尋求投資機會,加速輔導一屆半年,表示一年輔導兩屆,至今已成立19屆。 成立當初是希望可以服務台灣創業者,提醒新科技的趨勢及商業模式,同時引進國外的創業概念,但經過多年營運,AppWorks至今收到的新創申請書跟以往的有點不同,前幾年比較傾向的是Software和Mobile Internet,到了2012至2013年,發現當時的新創團隊開始做軟硬體整合,發展了IOT及穿戴型裝置。2015年之後發現電商的概念崛起更為成熟。 直到2018年,發現AI跟Blockchain(區塊鏈)的興起,此時的AppWorks團隊看好這兩項技術會跟當初網路的出現會一樣,在未來會改變大家生活的生活型態,而目前團隊專注輔導加速這兩項項目的新創業者,至今已經收了3屆。 團隊目前有22人,分成三部分,第一組是五位合夥人,包含創業者及長年在創投背景出身,在投資上都有豐富的經驗。第二組是分析師、投資經理共八位,處理加速器及創投的部分,同時輔導這些新創團隊。最後一組有九位成立的專家團隊,包含財務會計、法務、媒體、設計及人才招募等,提供這些加速器團隊所需要的服務。 統一編號:25129284 公司狀態:核准設立 公司名稱:之初創業投資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實收資本額(元):25,000,000元 代表人姓名:林之晨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一段178號6樓 登記機關:台北市政府 核准設立日期 :2010年5月14日 公司網址: AppWorks加速器完全免費提供輔導服務,不投資團隊、收錢及入股,更提供資源及人脈,同時希望新創團隊之間能夠交流學習,甚至應屆畢業的新創團隊如果需要資金上的協助,也歡迎能夠再次回來。 2014到2015,漸漸的開始有國外的團隊加入,最初由香港及新加坡團隊加入,直到最近兩屆參與的國外團隊比例來看,有7成來自海外,包括香港、新加坡、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及其他東南亞地區的海外團隊,也有從歐洲、美國的海歸派回來台灣創業,希望能在我國建立研發團隊。 除了加速器之外,AppWorks營運項目還有創投及AppWorks School,且其Co-working Space (共同工作空間)部分,目前已有30幾家新創進駐。 在創投方面,AppWorks於2012年募得了第一筆資金,正式開啟了創投的服務,至今2019年已募得三筆資金總共有1.46億美金,這些資金會來投入加速器團隊及非加速器團隊。AppWorks目前著重投資在AI及Blockchain(區塊鏈)的相關團隊,甚至包含東南亞的團隊,而我國有兩個團隊已IPO,是創業家兄弟及隆中網絡。 2016年,創立AppWorks School,是有感於人才是21世紀企業最重要的資產,該項業務是朝向網路科技相關團隊,培養工程人才計畫,其具備一系列訓練課程,其中有包括能幫助學員解決在軟體與應用等相關問題,以培養創業者在面對各式疑難雜症時,能夠自行找到解決方案。而這樣一系列的課程是免費的,不用簽任何的契約,訓練出來之後可以和有需要的公司或是加速器團隊做接應。 由於AppWork加速器團隊都是免費提供資源,甚至沒有營利,所有收入來源皆來自創投。AppWorks 創投基金跟股東募來的資金,唯一目的就是投資,為創投基金的股東創造最大報酬。而AppWorks每年會從管理的資金中,收取大約2%的管理費,用來營運AppWorks所有事物,包括支付同事薪水以及創業加速器的支出。面對新創業者的課程及安排則分成三個型態。 第一種會去篩選有的成功經驗的講師,可以為這些新創量身訂作,主要目的是讓新創者去認識及請教這些成功的人士。 第二種是安排AppWorks的成員,同時也是創業者出身及長時間創投的背景,定期的健檢及討論。第三種是創業者之間的互相聚集討論,教學相長。「透過設計不同的活動,讓創業者認識到對的人」,這是AppWorks的核心宗旨。 為建立人才向上流動的機構制度,AppWorks於2019年2月啟動內部晉身引擎,正式交棒給年輕人。其中Alyssa因擔任過AppWorks實習生,在歷經 AppWorks工作、內部訓練的自我成長之後,成為首批晉升的投資經理。 Alyssa表示,當初因為研究所開始進入AppWorks第五、六屆進入實習,實習結束之後,並接觸到內部兩家新創並效力,隨後在華山文創園區工作,幫這些文創包裝商品化,甚至在線下銷售做轉換,延續銷售時間。但因為想念在AppWorks工作的時光,甚至認為這些創業者非常聰明,而且很有決心,最後又決定回到了AppWorks工作。 Alyssa在AppWorks工作多年發現,光只是服務台灣創業者其實是不夠,後來想到的方式是台灣與東協結合起來,成為大東南亞(稱Great Southeast Asia,GSEA)。第一個做法是把台灣團隊帶出去,尋獲更大的市場,另一個做法是把國外團隊帶進來,讓國外知道台灣團隊擁有很強的研發能力。 台灣與東南亞相較起來,網路產業發展得早,例如電商的知識含量及經驗都是領先的。除了引進國外團隊,一來可以學習向台灣團隊學習經驗,二來可以落地扎根建立研發團隊,可以造就我國人才進入跨國工作的體驗。 AppWorks DEMO DAY 2019於2019年11月26日舉辦,共計 18 組加速四個月有成的 AI / IoT 與 Blockchain 新創登台,吸引超過 1,200 位投資人、業界代表出席。 這一次Demo Day,18支登場團隊中,11支新創以 AI、3 支以 IoT、4 支以Blockchain 為創業主題。這群潛力新創中有12組國際團隊,比例高達67%,分別來自印尼、新加坡、香港、美國、加拿大、法國、紐西蘭等地。這群未來之星中,有出身自Google、Qualcomm、Samsung、聯發科技、Agoda 的高管,以及端傳媒的創辦人。 AppWorks DEMO DAY 2019新創團隊,有兩個重要趨勢。第一,AI / IoT 與 Blockchain 這兩個巨大典範轉移已經成為主流,吸引全球最優秀、經驗最豐富的創業者投身其中。第二,成立超過 9 年的 AppWorks Accelerator,校友網路發展蓬勃且區域化,持續扮演支持創業者長期成長的重要平台,因此吸引越來越多國際優秀創業團隊進駐,繼續引領大東南亞地區創業生態前進。 促進新創社群的國際交流、投資、商務媒合,以及更多的可能性,是 AppWorks 每年舉辦兩次 Demo Day 的主要目的。本次活動,共有來自產官領域逾百位高階主管與代表到場參觀,尋求投資、合作標的。包括國家發展委員會、富邦金控、台灣大哥大、國泰金控、宏泰人壽、UDN、緯創、遠傳電信、Amazon AWS、Nvidia、中信金控、華南金控、兆豐金控、統一國際開發、中華開發資本、台新金控、花旗銀行、基石創投、義美食品、光寶、宏碁、友達、瑞昱、華碩、佳世達、瀚宇彩晶、阿里巴巴、Facebook、Google、Line、KKday、雄獅旅遊、Nokia、Razer、台灣大車隊、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等,都派經營、投資團隊出席。 來自新加坡的 Telepod,是大東南亞地區領先的電動滑板車廠商。除了銷售滑板車與電池外,也佈建自有的電池交換站,目前,服務網絡遍及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印尼、印度、智利等國家,2018 年獲得新加坡公共運輸集團 SMART (Singapore Mass Rapid Transit) 種子輪 50 萬美元投資,預估 2020 上半年,營收將突破 600 萬美元,並被科技專業媒體《The Information》評選為全球最值得關注的八家微型移動 (Micro-Mobility) 企業之一。 來自台灣的Beseye 雲守護,提供 AI 安全攝影機的影像分析服務平台,透過獨家的人體骨幹分析技術,為商業場域或家庭進行自動化的安全監控和商情分析。目前客戶包括微軟,以及日本的東急電鐵、JFE 鋼鐵,台灣的中華電信、遠傳電信、研華科技等,服務版圖涵蓋台灣、日本、香港、泰國、新加坡、紐西蘭、荷蘭、英國、烏克蘭、美國等國家地區。 來自台灣的SELF TOKEN,透過以太坊智能合約創建 Blockchain 數位資產,並致力打造沉浸式娛樂體驗的生態系。2019 年發行、打破虛擬與現實界線的沉浸式娛樂電影《聖人大盜》,是全球首部以 Blockchain 為題材的華語電影,由創辦人徐嘉凱執導,獲得知名電影人曾志偉與《我的少女時代》總監製葉如芬全力支持,徐嘉凱也因此部電影獲得第 56 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提名。 來自美國的 Fluv 毛小愛,則透過 AI 系統打造寵物照顧平台,針對臨時需要寵物照顧服務的毛孩家長,媒合經過線上認證的寵物愛心家長協助照顧,上線一週內,就媒合達 1,300 位使用者、完成超過200次服務。 來自香港的新創團隊中,同樣也可發現各種結合 AI 技術的創新服務。KaChick建立以 AI 驅動的平台,串連起亞洲遊客以及在地攝影師,以效率更高、品質更佳、費用更低的方式,捕捉旅遊的精彩瞬間,2018年上線以來,已建立起涵蓋60個城市、超過2,000位攝影師的服務網絡。 在IoT領域,本屆也有讓人印象深刻的新創團隊。來自台灣的Whoopee Robot,針對餐飲服務業,搭配AIoT控制器,開發協同式機器臂,並由雲端派送機器人所需的程式,無需任何工程背景就能在兩週內順利導入,協助客戶節省人力、降低培訓成本、穩定品質,滿足快速布建餐飲業自動化的需求,客戶包括台灣前三大商用咖啡機通路商、泰國咖啡豆廠商以及曼谷的無人咖啡店 在Blockchain領域,則有來自台灣的新創團隊,企圖促成更多Blockchain的落地應用。Dapp Pocket推出新一代的Crypto錢包,可支援超過2,000種Ethereum和TRON的 DApp,2019年1月上線,至今月活躍用戶已達1,000人次。 AppWorks從2010 年正式啟動AppWorks Accelerator至今,已來到第19屆,整體生態系持續成長。成績包括:活躍新創累積至376 家、共1,113位創業者,所有企業的加總年營業額來到49.7億美元(約為 1,516 億新台幣),較年一年同期大幅成長98%,員工數11,162 位,年增達16%,生態系累積募資金額首度突破10億美元來到11.1億美元(約為 339 億新台幣),年增率達到 36%,總估值突破47.2億美元(約為 1,440 億新台幣),較去年此時增加 29%。 在AppWorks生態系快速成長的過程中,AppWorks董事長暨合夥人林之晨持續看好大東南亞區數位經濟圈的發展,他指出:「大東南亞區人口成長率是大中華區的 3.5 倍;印尼、越南、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更位居 IMF 帶動全球經濟成長的前 20 大國家之列。印尼過去幾年來,也誕生了 Gojek 一隻十角獸 (Decacorn,市值超過 100 億美元),以及 Tokopedia、Traveloka、Bukalapak、OVO 等四隻獨角獸,這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成長機會,AppWorks 很榮幸能透過我們的加速器、校友網路,持續幫助創業者參與這個廣大市場的形成,發展區域級科技企業。」 Alyssa說,承接AppWorks加速器之後,便將目標設定成「加速國際化拓展」,因為之前營運的業務項目都是在服務我國創業者,但後來發現市場不夠大,所以在接下這個任務的難題,開始招募國外的團隊。 最初是從香港及新加坡開始尋找,因為市場及語言上與我國非常相似,隨後也進入越南跟印尼的市場,而今年2019開始在探索菲律賓,至今有7成新創團隊來自國外。她表示由於一直都有貴人相助,因此最感謝這些貴人與創業者。 此外,她也鼓勵大家,千萬不要忽視未來的趨勢,還必須要留意AI與Blockchain(區塊鏈)上的技術在未來的進步,也提醒這些新創業者時時留意及應對世界的進步來改變自家的商業模式,研發出能夠結合未來更好的技術項目,希望這些新創業者要有放眼世界的心態,不要只是侷限在我國或是亞洲地區,因為這是一場國際級的硬仗。 廠商名稱:之初創業投資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AppWorks Ventures Co., Ltd 廠商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1段178、180號6樓 廠商信箱:a@appworks.tw 廠商網址: →更多的【創業 - SuperStartup! 超級新創 - 相關議題】: →更多的【PCDIY!創業情報】: →更多的【PCDIY!創業故事】: →更多的【PCDIY!新創活動直擊】: →更多的【PCDIY!創業新聞】: →更多的【PCDIY!南科自造】: →更多的【PCDIY!辦公室設備】:
-
57度微彎設計,Logitech MX Vertical垂直滑鼠開「箱」實測,搭配羅技鍵盤與滾輪鼠成為絕佳辦公室輸入工具
自電腦發明以來,就有不少廠商開發出各式的輸入工具,從鍵盤要求到要符合人體工學的分離式設計,到滑鼠也有各式各樣不同於一般滑鼠長相、改採人體工學設計的特殊顯眼造型,在在都是為了提供使用者更輕鬆的使用方式,讓使用者長時間工作下來,能夠減緩手腕肌肉的疲勞,遠離工作傷害! 周邊裝置大廠Logitech (羅技),於3月中正式在台灣引進全新MX Vertical 垂直滑鼠,擁有比其他一般滑鼠更大膽的外型設計,採用57度傾角的獨特造型,搭配人體工學為設計基礎,打造出讓人能更輕鬆握取滑鼠的姿勢,以大幅度解放手腕與肩頸長期的疲勞,趕走「腕隧道症候群」,同時亦可減少4倍的手部移動距離,帶給使用者更舒適的使用新體驗! 要讓員工上班更加舒適,進而激發出更多想法與創意,以提升公司競爭力,如今打造舒適辦公室,並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辦公用品,可說是各大企業極力促成的目標。為此,Logitech與Herman Miller共同打造人體工學舒適辦公室,一個是人體工學鍵鼠領導廠商,一個是人體工學桌椅領導品牌,兩家一起合作,來建構辦公室絕佳舒適環境。 為展示Logitech與Herman Miller以人體工學為主的辦公環境,羅技日前與雅浩家居合作,展示其鍵鼠與辦公桌機的搭配,以應用與各式辦公情境!以下就透過照片,來欣賞羅技與雅浩家居所打造的絕佳辦公情境 (真讓人嚮往的工作環境啊~)。 這次羅技與雅浩家居,打造出一般辦公室環境、創意類辦公環境,以及創作兼燒腦類的辦公環境,並依不同的情境,擺設出適合的鍵盤與滑鼠組合,提供上班族參考!當然這些擺設也可以依照個人的喜好,來做各式調整就是了。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不同情境下,使用者可以搭配的鍵鼠組合,基本上,大多以無線為主,不管是一般基本的滑鼠,還是特殊的軌跡球,亦或是最新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垂直滑鼠。使用者都可以自己找到最適合的組合,來快樂使用,同時提升工作效率。 看完上述舒適的辦工環境,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產品本身吧!這次Logitech主推的自家MX系列的鍵鼠組合,而為了打造出精品形象,其推出了一個鍵鼠寶箱,採用大木箱設計,上面標有Logitech字樣,趕快來開箱看看! 以下就來簡介這些產品,在PCDIY!各編輯的實際使用下,所分享的使用心得吧! 由於先前我們,因此這裡就簡介一下MX Keys吧!羅技推出的MX Keys智能鍵盤,主打特色就是具備舒適與傑出的穩定性,並具有智能照明(背光)設計,讓使用者可以輕輕鬆鬆打字,在黑暗處亦可透過其背光來看清楚按鍵的位置,以不至於按錯鍵! 一只MX Keys可以最多與三台裝置做連線,可透過隨附的Unifying接收器來與電腦連線,或是透過藍牙低功耗方式與行動裝置連線。具備10公尺接收範圍,且鍵盤上有3組Easy-switch切換鍵來控制不同裝置。MX Keys採全尺寸鍵盤配置,每顆鍵盤採用球狀碟形設計,讓凹處能與手指精確配合,按到對的按鍵。此外,若需要的話,還可以搭配選購的MX Palm Rest掌墊(手托),讓工作起來更加舒適! 此外,MX Keys具備背光功能,在明亮環境下可以設定成不會亮起,而在黑暗中,則會透過環境光線來調整背光亮度,讓使用者黑暗中也能看清楚按鈕,搭配鍵盤內建接近感應器,在偵測到有手接近時,背光才會亮起,以達到省電目的。透過隨附充電線與鍵盤的USB-C埠連接,即可充電。充飽後可以持續使用10天,或是在無開啟背光模式下,最高可使用5個月,續航力十足。 至於攜帶性方面,MX Keys為810克,USB接收器僅2克,MX Palm Rest掌墊為180克。加總起來不到1公斤,可說是非常好攜帶的鍵盤輸入工具。 實測心得部份,因MX Keys採用薄膜式鍵盤,手感軟、回饋感不明顯,但非常安靜,搭配其凹形表面設計,觸感舒服,不容易按錯鍵,打字可以非常迅速。搭配MX Palm Rest掌墊的話,其橡膠墊做得滿舒服的,手腕靠在上面可以更加輕鬆的打字。 至於要拿MX Keys來玩遊戲的話,一般遊戲勉強還可以。但容玩比較激烈的遊戲,因為沒有N-Key防鬼鍵設計,可能無法滿足格鬥玩家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或使用藍牙的連線模式,在玩FPS遊戲或上述的格鬥遊戲時,激烈的情況下,有可能容易斷線,但只要改用Logitech Unifying無線接收器,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整體使用下來,MX Keys本來就是針對辦公用途所打造,偶爾拿來玩休閒遊戲還可以就是了! MX Ergo 無線軌跡球,適合只想動手指、不想動手腕的人使用。基本上就是軌跡球本體不動,因此適合讓想要尋找滑鼠與觸控板替代品的使用者使用。軌跡球固定在桌上,不像滑鼠需要滑來滑去,桌面要留比較多的作業空間,有時候還要因為桌面材質的關係去搭配一片滑鼠墊來使用。MX Ergo就只要一點點桌面空間即可,使用者透過大拇指來移動游標、食指和中指用來對應左右鈕與中間滾動鈕,就可以完成等同於一般滑鼠的所有動作。 MX Ergo採用特殊可調整轉軸設計,提供最符合個人的舒適感受。底部的翹翹板金屬墊片,設計成可以調整0度或20度的角度,讓使用者依照自己的喜好,來決定最適合的角度使用。 至於正面部份,軌跡球旁邊的精確模式切換鈕,可切換移動的DPI值,平常移動快一點,當需要比較精確定位時,就按下這個切換鈕,讓游標移動慢一點,以達到更精確的定位,至於主體上面的按鈕部份,則除了有左鈕、右鈕,中間滾輪鈕(可上下左右滾動)。左旁有兩個額外按鈕,預設功能為上下頁切換,亦可透過Logitech Options軟體來自訂。 MX Ergo能透過Unifying接收器或是藍牙來進行配對與連接,最多能與兩個裝置(電腦或是行動裝置)連線,透過中間的裝置切換鈕即可。隨附的充電線,可與軌跡球前側的microUSB孔連接以便充電,充飽後可以使用長達4個月,續航力非常久。 至於攜帶性方面,USB接收器僅2克,而MX Ergo重量為259克,若拆下底部金屬板的話,就只剩164克。但不用金屬板的話,MX Ergo會很難用,還是要帶著才行。由於不到300克,因此算頗好攜帶的指標輸入工具。 實測心得部份,由於MX Ergo是與一般滑鼠不一樣的指標輸入裝置,因為軌跡球的發展至今已有很久的歷史,其透過大拇指的滾動,來控制游標的移動,因此對於習慣滑鼠移動已久的使用者來說,可能要先適應一下,而每個人的學習曲線也都不同,有人很快習慣,且人精確控制,而有人則可能用不慣,也許稍微習慣了之後,但還是覺得不好控制,而回到使用滑鼠的懷抱!因此要評斷一款軌跡球的輸入好壞,其實見仁見智。 不過MX Ergo的設計,稍微使用一下子之後,就能逐漸習慣,透過其精確模式的切換,就精確定位。此外,可以調整成0度或20度(20度用起來比較舒服)的設計,可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在應用方面,頗適合運用在網頁瀏覽、文書處理等一般辦公使用情境。但是在美工設計、創作應用方面,MX Ergo就得花時間適應,畢竟很多地方需要精確定位,一直按切換鈕不一定省時間。 至於要拿來玩遊戲,不管是FPS、RTS類型,或是需要快速反應的遊戲,MX Ergo可說是非常不適合這類情境使用,尤其需要一直動大拇指,用久了反而虎口這邊容易痠痛。因此,若真的要用3千多元的MX Ergo來打遊戲,不如另外買一只不用1千元的普通滑鼠還來得實際! 整體使用下來,因為MX Ergo原本就是一種滑鼠與觸控板的替代方案,適合需要小桌面空間,且不想手腕滑來滑去,只想動大拇指就能輕鬆工作的使用者來選購使用。如果真的不習慣這種輸入方式,看來還是選擇其他滑鼠會比較好! 接下來就是MX Vertical垂直滑鼠上場囉!這款滑鼠採用57度垂直角度設計,可改善手腕姿勢!讓使用者自然握持,可降低肌肉拉伸運動量約10% (跟MX Master滑鼠相比),以減少肌肉疲勞,讓姿態更符合人體工學。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N5UIRaUPqM 羅技MX Vertical垂直滑鼠,如何從概念到實物過程 (可開字幕,調成翻譯中文) 這次的主角:MX Vertical滑鼠,擁有比其他一般滑鼠更大膽的外型設計,採用57度傾角的獨特造型,搭配人體工學為設計基礎,打造出讓人能更輕鬆握取滑鼠的姿勢,以大幅度解放手腕與肩頸長期的疲勞,趕走「腕隧道症候群」,同時亦可減少4倍的手部移動距離(跟一般1000 DPI的滑鼠相比),帶給使用者更舒適的使用新體驗! 滑鼠本身採用舒適材質,搭配紋理表面設計,讓大拇指放置在滑鼠的指托上,能夠提供柔滑的觸感,適合各種手形與不同大小的手掌握持。搭配上方的DPI切換鈕,可以快速切換從400至4000 DPI,搭配大拇指旁的兩個輔助按鈕(自訂為上下頁)也可以自訂功能,以提升工作效率。 在連線方面,MX Vertical不僅可以無線連線,也可以有線連線,提供3種連線方式:藍牙、羅技Unifying接收器,或以USB-C有線連接(順便充電,一分鐘快充後可用3小時,充飽電可用4個月)。無線連線的距離大概可以到10公尺左右,可以最多支援到3台電腦或行動裝置,搭配Logitech Options軟體,就能前述所有產品一樣支援羅技Flow功能,讓游標從A電腦的螢幕移動到B電腦的螢幕。 至於攜帶性方面,USB接收器僅2克,而MX Vertical重量僅135克,因此非常輕盈好攜,若忘了帶USB接收器的話,只要隨手拿一條USB-C連接線就能有線使用,可說是便利性十足。 在實際使用心得方面,MX Vertical垂直滑鼠的使用上可以很快就習慣。其設計上就是讓右手的四個手指能以垂直的姿勢來使用,搭配大拇指放置在滑鼠的指托上,以符合人體工學。一般辦公情境使用下,與一般滑鼠使用習慣相差不多,但由於垂直57度的設計,長時間使用下來,PCDIY!編輯一致認為,確實能夠感受到使用起來有比較輕鬆一些。 然而,由於MX Vertical原先是針對歐美人士所設計,搭配指托旁有輔助按鈕,可以用來切換上下頁(或是自訂功能),讓滑鼠可以達到快速鍵應用。只是這個輔助按鈕對於手比較小的使用者來說,就稍嫌遠了一點,可能會比較不好控制,必須要稍微移動一下手掌,才能讓大拇指按得到該鍵。 除了一般文書、辦公用途之外,在遊戲方面,MX Vertical是否適合?由於牽扯到順手度的問題,PCDIY!的編輯認為,由於遊戲玩家有自己的習慣,且有些遊戲適合高DPI值,有些則不一定要高DPI。舉例以RTS(即時戰略)遊戲來說,要從一般滑鼠改成垂直滑鼠的輸入方式,由於移動習慣相似,只是手掌姿勢不一樣而已,基本上玩家需要習慣一下左右鈕的相對位置,在拖曳遊戲人物時是否會卡住就好了。因此習慣之後,操作起來就能跟一般滑鼠一樣非常就手。 至於玩FPS (第一人視角射擊)遊戲的話,就會稍嫌有點卡卡的。因為垂直滑鼠可以節省移動距離,結果有時候變得太靈敏,會讓人物移動距離過頭。一般移動情況時還可以快速校正,但在激烈對戰時就很容易移動過頭,被對方K.O。此外由於DPI切換鈕設計在上方,讓玩家無法快速切換,反而容易因為玩的時候太緊蹦,而無法達到減輕手腕壓力的原始設計初衷。因此想拿MX Vertical滑鼠來玩FPS遊戲的玩家,可能要放棄這個想法,也許改用電競滑鼠會比較適合。 整體使用下來,MX Vertical透過垂直的握取方式,提供辦公室情境更能減輕手腕壓力的操作方式,讓想要長時間工作的使用者,能透過改善手腕姿勢來降低肌肉拉伸距離,以減輕肌肉疲勞。在實際使用時,只要稍微學習一下,用習慣之後就能流暢的使用,因此非常適合想要改善手部疲勞的使用者選購使用。 綜合上述介紹,可以發現MX系列鍵鼠,提供絕佳的外型設計,搭配統一的Unifying無線接收器,以及多裝置的連線配對,讓辦公室多電腦的應用,更加方便。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輸入工具,來提升工作競爭力,同時減輕疲勞! 以上就是羅技與雅浩家居合作的人體工學辦公環境現場直擊、Logitech百寶木箱的開「箱」,以及MX Keys、MX Ergo、MX Vertical的開箱實測。謝謝收看! 廠商名稱:Logitech - 羅技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12-300 廠商官網:
-
專訪夢想動畫公司!配置高效能GIGABYTE Server,以技嘉伺服器建構首屈一指的AI運算與遠端桌面動畫應用!
受益於電腦效能提升的一日千里,如今CG (電腦繪圖)的應用可說是越來越廣泛與精深,舉凡是電影、廣告、音樂電影、網路影片、遊戲等等,都可以看到電腦動畫的神乎其技,將栩栩如生與逼真的畫面呈現在世人面前,甚至可以與虛擬世界的人物進行互動,帶領人類進入如阿凡達電影般的奇幻境地。 為打造出專業級的CG殿堂,夢想動畫 (MoonShine Animation)於2012年成立,是一家以藝術家為中心的台灣本土動畫與視覺特效公司,目前有超過150位員工,擁有導演、專案經理、概念設計師、動畫師、合成師、特效師、研發工程師、互動設計師…等職位,設計出多元的作品,涵蓋視覺特效、動畫、技術研發、遊戲、VR與互動…等領域,並從事文化內容再造等業務。該團隊承接過國內各大公司的動畫製作案,並參與過電影之視覺特效,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動畫製作公司。 為進一步了解動畫公司的辦公室是長什麼樣子,以及動畫公司如何配置其電腦裝備,並利用其新購入的技嘉伺服器來擔任什麼樣的角色,以下PCDIY!將帶您進入位於南港的夢想動畫公司總部,專訪創辦人林家齊先生,來深入了解動畫與視覺特效領域,以及他們電腦的應用配置。 大家對於動畫公司所經營的業務範圍可能比較陌生,有鑑於此,林家齊介紹了夢想動畫的主要業務,涵蓋了:概念圖、海報、3D廣告、動畫、互動,以及文化內容再造,這些都屬於動畫公司會製作到的內容,隨著近年來不少學生與社會人士對於動畫製作上也有興趣,該公司更舉辦線上課程,讓學員們可以透過該公司的教學課程,來吸收到動畫相關的知識! 由於夢想動畫承接過不少大廠委託設計的各式知名動畫作品,這些成品讓人看了之後覺得非常令人激賞,也深深感受到夢想動畫高深的製作功力。相信有不少玩家想知道,以這些作品來看看,需要花到多少人力與時間來開發! 林家齊表示,由於動畫公司除了與客戶直接聯繫之外,還會與其他廠商如製作公司、代理商互相往來,因此一般大多會看專案的大小與金額來設定。以粗略來計算,一般動畫案子大約需要20~30人,為期半年的執行時間,前期的討論與定稿花比較久,真正製作期大約3個月。 至於比較知名大大型案子,他以先前幫國內某知名航空的動畫製作案子為例,該案子整體需要動員到150人月的人力配置,因為執行期間非常長,從概念發想到實際完成,大約一年左右。由於前期設定、溝通、討論到視覺定案,可說是非常繁瑣的過程,因此會花比較久的時間來執行,真正擬定好角色、材質設計、視覺定稿完成之後,後續的動畫製作期間就可以非常快了。 而在製作的過程中,許多都是要透過想像與實際的結合,來做出生動的畫面。以飛機機艙內的廁所或安全門為例,由於實體並不存在,製作小組必須依照真實物體的配色來刻劃,且必要的細節都要非常接近真實比例,以及結構上合理性,才會讓客戶與觀眾感覺到有真實感。 林家齊也簡介其公司的內容簡報,以介紹夢想動畫的辦公室配置、歷年作品、拍攝展示、以及近年正研究中的AI輔助動畫設計。 由於當今動畫特效越來越進步,不少產業紛紛導入AI (人工智慧)來幫助動畫製作,這部份,夢想動畫也有導入。林家齊簡單說明其作品製作時的大致流程。 首先,夢想動畫在內湖有個虛擬攝影棚,可進行3D動作捕捉(MoCap),以與遊戲 進行串接。在動畫的製作過程中,人物必須以真性情的面貌呈現,但電腦並不曉得怎麼揣摩人類的表情,因此這部份可以透過深度學習的方式,訓練AI幫結果繪製出來。如上述的幾張圖中,有郭雪湖畫風的膠彩畫,透過AI的訓練之下,便可繪製出擬真的畫面。這些效果看起來並不是濾鏡,包含筆觸等都會學習。而夢想動畫也期望在未來,透過新科技的幫助,來改變一些做法。 再來是預視模擬畫面,以Styleframe單張畫格的風格設定,再搭配我們所要呈現出來的畫面,透過電腦AI的拼湊之下,即可呈現出初期的動畫,就連光線與陰影細節都能清楚描繪出來!此外,2D動畫也能透過Toon Shader的方式,搭配真人動態捕捉,來成就出類似日式動漫的風格。當然像是人臉模仿、深偽(Deep Fake)表情技術,透過AI也是可以做到的。 簡單來說,AI可讓作品還沒上色前,就能模擬出成品的樣子,減少先前必須一張一張去細修的工作,讓品質更加分。以AI為主的動畫製作,雖然不能完全取代人工製作,但可以輔助許多以往必須花費大量人力去製作的畫面(像是先前沒看過的畫面,或是世界上沒有的場景等),只要賦予一些想像空間,餵入作家的筆觸資料與畫風,AI就能透過這些學習資料,繪製出想要繪出的畫面。 當然,AI也可以用來將畫面從2K轉成4K解析度,由黑白轉彩色!可說是以破壞式創新勾勒未來動畫的製作方向,不但能解決以往不能解決的問題,並且加速成品完成,可說是未來動畫製作的一項重大利器! 不少動畫都非常仰賴「高效能運算」(HPC)伺服器,來加速圖像的計算與處裡,包含視覺特效、光線追蹤、影像後製…等等。那麼夢想動畫在HPC伺服器上面,是如何配置的,以及其規格如何?林家齊表示,以往採購的主要考量,大多是以CPU的核心數量為基準,也就是「時脈*核心數/價格」的公式,來評量機器的採購準則。不過隨著近年來,考量到CG製作為主,也會參考CineBench的跑分,來計算出效能比。這些都算是典型的評量方法。 近幾年AI動畫的運用需求越來越高。在機器配置上,除了CPU效能比之外,GPU效能比也被列入評量範圍。GPU效能比稍微複雜一點,像是以AI運算為主的電腦,就需要搭配超高視訊記憶體的GPU才行。例如人臉模擬的話,就非常吃記憶體,若在記憶體太小的GPU (如8GB以下)做訓練,可能要30天才能跑完。而改用48GB等級的專業GPU,大概只要1天就可以搞定!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效能差距的級別! 林家齊表示這次購入技嘉G191伺服器,主要有兩個用途,原本的用途主要是用來做AI運算的,由於一般市售1U的伺服器,最多只能塞2張繪圖卡。而技嘉這款伺服器能在1U的高度塞入4張專業級的繪圖卡,是以往沒看過的設計,不僅大幅省去伺服機櫃的空間,也讓效能提升。此外,配置雙路處理器,能發揮更多執行緒(共36核心72執行緒),搭配風流設計採前導後出,將散熱效率最大化,在做HPC運算時不僅可以能發揮最高效能,並可達到最佳能效。因此夢想動畫購入技嘉G191伺服器,主要目的就是用來當做AI運算的伺服主機。 在規格方面,夢想動畫新購入的技嘉G191-H44伺服器,安裝了Intel第二代Xeon Gold 6240可擴充處理器兩顆,提供36個核心72條執行緒;在GPU方面,則是安裝了NVIDIA Quadro RTX 8000繪圖卡(48GB GDDR6) 4張;系統記憶體則是在24組DIMM上安裝32GB的DDR4記憶體,總數達到768GB;至於儲存裝置則安裝4顆2TB的SSD為主(另有其他儲存伺服器做儲存,此伺服器主要用來做高效能運算),成為公司最強的AI運算專用伺服器。 那麼為何沒有安裝到Tesla等級的繪圖加速卡?林家齊表示那屬於不同的應用級別,Tesla屬於大量AI運算的領域,而選用Quadro,一方面除了前述人臉模擬需要用到高記憶體繪圖卡才行,且Quadro RTX具備光線追蹤特效,可加速動畫繪製,因此公司裝到這個級別,已可符合自家Render Farm (算圖農場)的需求。至於辦公室的員工電腦,則配置到一般GeForce的遊戲顯示卡就可以了!主要是GeForce在本地端執行動畫軟體工具時,就有足夠的繪圖效能提升效果,符合絕大多數應用需求。 購入技嘉超強伺服器,原先規劃用來做AI運算應用,但由於今年的疫情爆發,使得大型動畫專案紛紛延後,必要的話就連員工也得居家工作,屆時不可能每個人的家裡都有很強悍的電腦能拿來製作動畫,準備高效能電腦給員工的話又不好管理。因此,林家齊與其IT部門一起挖掘出這款技嘉伺服器的第二用途,也就是雲端桌面應用! 林家齊透漏,之所以會選擇Quadro繪圖卡做為雲端桌面/虛擬桌面架構(VDI)應用,讓一般入門級Mini PC (迷你電腦)或Thin Client (精簡型電腦)也能透過網路,連接到技嘉伺服器執行遠端桌面進行動畫製作,主要是考量,目前的遠端桌面解決方案(如AnyDesk、TeamViewer)都沒有經過最佳壓縮處理,或運用到硬體的加速優勢,使得操作上會有點卡卡的!而Quadro繪圖卡搭配其驅動程式,不僅可以做到即時的視訊輸出,再加上Quadro RTX 6000以上等級專業繪圖卡具備GRID (虛擬化GPU運用)功能,搭配Intel多核心處理器有針對Adobe相關創作者軟體優化,以及許多專業繪圖都有提供NVIDIA的CUDA硬體加速功能,就連vGPU也能加速,這樣一來,就能發揮出相輔相成的效能加乘效果!這樣一來,就能建構GPU加速的遠端桌面環境,成為最佳遠端桌面繪圖伺服器。 林家齊表示,目前技嘉伺服器,變成以運用於虛擬桌面架構(VDI)為主,讓在遠端工作的員工,只要在家裡用微軟RDP (遠端桌面)工具,就能連回公司的雲端桌面,並執行那些會吃GPU資源的生財軟體,即使在家也能進行動畫製作,至於一般沒有要製作動畫時,也是可以透過RDP連回公司電腦,來進行安全上網與文書工作。 以目前的規畫,技嘉伺服器在VDI資源上共有72個vCPU (虛擬機CPU核心),近768GB的vMEM (虛擬機記憶體),以及4顆vGPU (虛擬機GPU數)相當於共有18432個CUDA核心,與384GB的vGPUmem (虛擬機視訊記憶體),因此林家齊將其分割成24組動畫製作級別虛擬機帳號或是192組一般文書工作帳號,並透過動態調配的方式來分配資源給需要的員工使用,讓伺服器應用效益最大化!以下是我們PCDIY!估算的虛擬機資源分配結果。 (1) 24組動畫製作級別虛擬機帳號:每個帳號平均可享用約3 vCPU、32GB vMEM、768個CUDA核心,以及16GB vGPUmem,主要給動畫製作使用 (2) 192組一般文書工作帳號:就是將動畫製作等級的VDI切成8個資源,變成每個帳號享有約1GHz的vCPU資源、4GB的vMEM資源、96個CUDA核心,以及2GB的vGPUmem,主要給一般上網與文書工作使用,可以播放影片 透過上述的資源切割,技嘉伺服器就相當於是24台繪圖工作站的效益,讓員工可以遠端工作。至於上述提到的也可以等同於192部文書工作機的資源,其考量是為避免受到駭客或有害軟體(例如勒索病毒)的攻擊,公司端的本地端電腦只提供Intranet (內網)連線功能,必須用RDP連接到技嘉伺服器的帳號,才能連到Internet (外網)進行上網或其他對外溝通。這樣分層管理不僅可以抵禦病毒入侵,IT部門也容易管控以打造安全的工作環境,提升公司資安等級! 接下來看看夢想動畫的電腦教室,這裡就是VDI應用的最佳實作場域了。這裡的每台電腦都只有配備簡單的螢幕、鍵盤與滑鼠,並連到一台早期的智慧電腦棒(Compute Stick),這款電腦棒算是2016年的老機種了,內建Atom Z8300處理器,搭載DDR3 2GB與32GB eMMC記憶體,並配備Win10 Home 32bit版本,算是最基本入門電腦。 林家齊透過這樣的超精簡型電腦,來展示連接到技嘉伺服器,並執行3D特效製作軟體Houdini FX進行多組3D模型的即時繪製。結果畫面呈現非常即時!場景變換流暢不卡頓,學生們可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學習與創作,就算在家也能享有一樣的體驗。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0B_Mqi4xVI ▲林家齊現場展示以該精簡電腦,連接到其技嘉伺服器,執行3D特效製作軟體Houdini FX,以進行多3D模型的即時繪製 至於導入這台技嘉伺服器的效益,對於生產力的提升有什麼幫助?林家齊表示,透過將伺服器切分成24台動畫製作級別虛擬機後,平均每部VDI成本大約2.5萬元,這樣的配置,是繪圖工作站的等級,員工不僅可以在自己的電腦上進行動畫製作,回到家也能延伸其使用體驗,且必要時,公司亦可根據執行的案量來動態調配虛擬機資源,算是大大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 一般台灣動畫公司多以動畫代工(OEM)為主要業務,承接客戶的多種動畫案,這些案子可能會拆分到多家動畫公司,且有NDA約束,執行的內容都不可對外公開,甚至無法列出動畫師的名字,如同資訊工人一般的被忽略掉,長期下來對員工的身心發展也會有影響。 因此林家齊在一開始成立夢想動畫時,其案子類型就定位在不以OEM為主,而是以偏向以主創性製作(ODM)為主,包含自己擔任導演或是創意發想,甚至可以參與設計與故事腳本,產品共同掛名,以展示出自己的品牌,夢想動畫期望在客戶的幕後團隊列表中,將自己站在產業鏈的前端。 從上述的訪談當中,可以發現夢想動畫不只在實現夢想,更以務實之態度,來打造專業級的動畫殿堂,同時也立志成為動畫產業的翹楚,在科技與電腦的搭配上更是令同業刮目相看。以這次導入技嘉G191-H44的1U高效能伺服器為例,其搭配雙Xeon處理器與NVIDIA Quadro繪圖卡,從原先打造AI運算為主,到後來轉換成以VDI應用為主,實現讓員工遠端動畫製作以及安全上網的絕佳工作環境,同時也為同業先鋒,開創遠端工作的無限可能。 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疫需求,夢想動畫更計畫在未來高雄分公司的電腦配置上,也採用這種遠端VDI方式,透過從高雄連回台北的方式,打造出任何裝置、任何地點與任何時間都能進行動畫製作的環境。 廠商名稱:GIGABYTE Server 技嘉伺服器 - GIGA COMPUTING 技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79-800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erver Workstation 伺服器 工作站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 WS 工作站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CPU / 中央處理器】: →更多的【PCDIY! MainBoard 主機板 / Gaming M/B 電競主機板 / Creator M/B 創作者主機板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DRAM / 記憶體 / 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 / 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Enterprise 企業級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
「無限領域」挑戰視覺新境界!「Eyemax」用虛擬實境顛覆電競世界,搶攻教育市場 展現台灣人軟實力與硬底子!
專注於AR/VR/MR的XR領域開發的無限領域有限公司,旗下的Eyemax品牌,為台灣地區最先著手虛擬實境場域的領導者。Eyemax並陸續整合上下游產業鍵,推出一系列商用的產品服務,在市場逐漸成熟之初,更是展開一系列的跨產業合作與通路推廣,無論從體驗店的人機體感設備,到客制化的產業升級應用,Eyemax都完整的提供整合性的服務。 2016 年,Eyemax開始從台灣放眼亞太地區,從世界高樓101到中國各地區,開始可見到Eyemax的服務與體驗。而後,Eyemax啟動異業結盟與國際市場的開拓,除了既有的台灣及中國地區外,持續朝著亞太地區其他的國際市場努力,打造完整的虛擬實境的體感整合服務。同時,由於AR/VR/MR的XR人才需求逐漸擴大,Eyemax 成立產學及育成平台「VR創新學院」,積極培育人才並扶植投入整個AR/VR/MR的XR 的產業服務平台。 2017年,於高雄投資成立無限領域有限公司,並投入研發的平台,先後與政府機構及高雄九所大學簽署MOU,並透過此平台產出許許多多市場上重要的產品。 2018年,獲得兩岸三地等地的代理經銷商青睞,並在開始陸續出貨。在2018年SBIR 研發的模擬訓練平台也與中國與全世界陸續合作產出。 統一編號:29187031 公司狀態:核准設立 公司名稱:無限領域有限公司 資本總額(元):○ 實收資本額(元):4,000,000元 代表人姓名:陳志忠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豐盛一街32號12樓 登記機關:新北市政府 核准設立日期 :106年05月16日 公司英文名稱:Eyemax 公司網址: ●公司領域:AR、VR、MR的XR領域 ●公司專長:VR系統平台、VR硬體產品、VR應用軟體 無限領域,Eyemax品牌,創辦人為人稱VR教父的陳志忠。推廣Eyemax品牌,最先是從百貨公司通路開始,從新光三越、101大樓、85大樓、遠東百貨都看得到,2017年獲邀投資高雄成立全台第一間VR創新學院,與中小企業處、省工會合辦VR工業設計競賽,成功將學院培育團隊產出作品銷到國內外。2018年推出SBIR研發全球首座VR模擬堆高機體感設備,同時推動央視中國深圳區VR代表品牌,被評定為2018年十大創新項目,2019年中國高交會優秀產品獎 - 專利:一對多VR廣播系統。 ●VR系統平台:VR一體機廣播系統 、 VR模擬操駕平台 、VR教育系統 ●VR硬體產品:VR體感設備、 一體機VR頭盔、簡易VR眼鏡外接盒 ●VR應用軟體:遊戲軟體、教育訓練、開發版SDK ●專利- VR一對多廣播系統 ●SBIR成果 - 堆高機模擬操駕 ●全台首款VR連線電競遊戲 ●歷年市場上產品 無限領域,在VR教父陳志忠的帶領之下,可以說獲得媒體關注,AR、VR、MR的XR領域報導無數,也榮獲不少VR界比賽的獎狀、獎金。 無限領域目前正努力開發AR/VR/MR的XR領域新產品,目前打算提出學研級VR教學系統,希望能擴大與南台灣的學研機構進行產學合作,目前已經與南臺科大、遠東科大進行產學合作,並希望也能跟成功大學、中正大學等進行產學合作。這次,將著手研發學研級VR教學系統,希望能引領台灣教育界投入AR/VR/MR的XR領域市場,啟蒙學生,帶領老師與同學,可以一起進入虛擬實境的世界。 無限領域專注於AR/VR/MR的XR領域,開發有VR系統平台、VR硬體產品與VR應用軟體,著重於虛擬實境的各種產品,並投入產學合作,還設立VR創新學院,進入教育的工作,讓更多人可以充分享受虛擬實境所帶來的樂趣。VR教父陳志忠可以說相當用心,不僅全心投入XR領域,新設立的VR創新學院,則是串連學術與教育,等同是樂於分享,把自身所學,貢獻於社會,讓整個產業的發展可以更加快速。在VR教父陳志忠全心投入之下,可以確定的,將會把台灣虛擬實境產品應用帶向全世界發光發熱! 新創團隊:Eyemax - 無限領域有限公司/眼界科技有限公司 聯絡人:創辦人 陳志忠 電話:02-5596-0680 信箱:winnielin@eyemax-asia.com 網址: →更多的【創業 - SuperStartup! 超級新創 - 相關議題】: →更多的【PCDIY!創業情報】: →更多的【PCDIY!創業故事】: →更多的【PCDIY!新創活動直擊】: →更多的【PCDIY!創業新聞】: →更多的【PCDIY!南科自造】: →更多的【PCDIY!辦公室設備】:
最多人點閱
- 網咖巡禮》夢想網路休閒館土城店,引進GeForce GTX 1080,網咖遊戲對戰不卡頓!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網咖巡禮》華碩ROG、NVIDIA聯手168inn,打造出亞洲第一電競旅館i hotel 中壢館!
- 網咖巡禮》吉吉網路生活館-大里店,台中市最威的49吋六核水冷桌機網咖電競館!
- 網咖巡禮》RS休閒概念館林森店引進GeForce GTX 980Ti,網咖遊戲對戰不再卡機!
- 網咖巡禮》玩咖網路微客棧,技嘉XG認證中壢複合式休閒網咖!
- 網咖巡禮》1314網路電競一館,技嘉XG認證優質網咖!
- 礁溪老爺酒店推出VR假期住房方案,微星Eyemax帶您進入老爺奇幻視界!
- 就是要挖礦!微星帶領玩家進入挖礦世界
- 網咖巡禮》1314網路電競二館,華碩GeForce GTX 1080超狂台中市電競網咖!
- Intel Optane Memory & Optane SSD重裝上陣,3D XPoint實現開機加速與提升電腦反應速度!
- 華碩「ROG玩家共和國」電競霸主十年有成,獲得第PCDIY!第十二屆PCDIY!玩家票選品牌大賞2016「主機板、顯示卡、無線路由器、電競螢幕最佳品牌」肯定,成為遊戲玩家市場No.1電競品牌!